背景
截至2020年底,云南省60周歲及以上人口達到703.8萬,老齡化率14.91%。在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的大背景下,養老成為關系民生福祉的一件大事。
話題
日前,省民政廳、省發展改革委印發了《云南省民政事業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其中部分內容對“十四五”期間養老事業發展的目標、措施作了明確,努力讓老年人“老有所養”的幸福成色更足。近日,省民政廳召開新聞發布會,對《規劃》進行解讀,并回答了一系列公眾關心的熱點問題。
目標 滿足群眾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
“十三五”時期,我省加快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省政府每年將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列入10件惠民實事,建立了省級養老服務聯席會議制度,省政府辦公廳先后出臺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支持社會力量發展養老服務、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等政策文件及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為養老事業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笆濉逼陂g,全省建成和在建養老服務機構1168個、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2681個,養老床位達18萬張,比“十二五”末增長46%,基本建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
但不可否認的是,全省養老服務供給能力仍舊無法完全滿足群眾多元化多層次需求,一些養老服務機構“一床難求”,另外一些養老服務機構床位空置率高等不平衡情況仍然存在。為此,《規劃》明確提出,“十四五”期間,我省要著力健全養老服務體系,滿足多樣化多層次養老服務需求。
如何完成這個目標?《規劃》從強化基本養老服務保障、健全養老服務網絡、大力發展養老產業、加強養老服務人才培養、提升養老服務機構服務質量等方面入手,提出了解決方案。
“十四五”期間,我省將強化基本養老服務保障,健全基本養老服務制度,提升公辦養老機構兜底保障能力,加強對特殊困難老年人的關愛。健全養老服務網絡,完善居家養老支持措施,優化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布局,推進老舊小區、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適老化改造,豐富社區養老服務功能,提升機構養老服務供給和醫養康養結合水平,加快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建設,完善農村互助養老設施,全面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的養老服務網絡。
養老人才隊伍建設是提供高質量養老服務的關鍵?!笆奈濉逼陂g,我省將加強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全面提升養老服務人員職業技能水平,建立健全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制度、薪酬待遇掛鉤機制。
為規范養老服務市場,我省還將建立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基本規范評估機制,全面實施全省養老機構服務質量等級評定工作,提升養老機構規范化建設水平。同時全面加強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建立健全覆蓋服務機構、從業人員和服務對象的養老服務領域信用體系,對養老服務領域失信責任主體按規定給予約束和懲戒。
重點 完善養老設施并支持居家養老
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信息,我國老年人養老方式形成“9073”的格局,就是90%左右的老年人選擇居家養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區支持養老,3%的老年人入住養老機構養老。
居家養老依然是絕大多數老年人選擇的養老方式。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省將進一步強化居家養老的基礎性作用,健全發展、建設、運營和管理等政策,探索把養老機構專業的床位搬到家里,大力發展“家庭養老床位”,實行家庭與養老機構簽約、養老護理員上門服務,老年人在家也能享受專業照料。而針對失能、殘疾、高齡困難老年人,將通過政府補貼、以獎代補等方式,實施居家適老化改造,到2025年完成2.5萬戶改造,持續提升老年人居家生活環境的安全性。
對于普通老人來說,自己做飯是生活中的一件麻煩事。近年來,不少社區為老年人提供的低價或免費的老年食堂備受老年人歡迎。針對老年群體的就餐問題,“十四五”期間,我省將繼續加強“老年幸福食堂”建設,通過提供場所、以獎代補等多種形式,開辦老年食堂或提供送餐上門服務。同時健全以社區為平臺、社會組織為載體、社會工作者為支撐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三社聯動”機制,拓展居家上門服務覆蓋面,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居家探訪、生活照料等服務。
社區養老是居家養老的有益補充,社區養老機構提供的助餐、助潔、助浴、助醫、助行等項目為老年人安度晚年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昆明市官渡區關上街道,附近的居民都可以到位于融城春曉小區內的官渡區養老綜合服務示范中心享受日間照料、醫療服務、康復理療、配餐就餐社區養老服務,高齡、失能老人還能實現就近托養照護,社區居民夸贊:“老人安心,兒女也省心?!?/p>
據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十四五”期間我省將加快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全面構建城市社區養老服務“15分鐘”服務圈。各地將通過新建、改建、與社會力量合建、整合現有公共服務設施資源等方式,在街道層面建設具備全托、日托、上門服務、居家探訪、特殊老年人幫扶、老年人能力評估等綜合功能的街道級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在社區層面建設具備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助餐助行、緊急救援、精神慰藉等服務功能的日間照料中心。
在農村,要求各地在原有的鄉鎮敬老院基礎上改造提升或利用農村閑置資源,在鄉鎮層面建設具備為周邊老年人提供日間照料、上門服務、培訓、評估、對下指導等服務功能的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在行政村或較大自然村建設農村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農村互助老年服務站、農村老年活動室。到2025年底,原則上所有街道至少建有1個具備綜合功能的社區養老服務機構,50%的鄉鎮建有一所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社區日間照料機構覆蓋率達到90%。
“我們的目標是讓老年人達到‘四不’,就是居家養老不離開原來的熟悉環境,不改變原有的生活習慣,不缺少親情陪伴,更不缺少專業照料?!笔∶裾d相關負責人表示。
利好 多支持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機構
我省約有21.1萬老年人有機構養老需求。截至目前,全省建成和在建養老機構床位12.3萬張,隨著人口老齡化的發展,養老服務需求還會持續擴大。為此,我省將加大養老服務業市場化、社會化改革力度,大力引導和支持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服務機構。
據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我省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鼓勵支持境外、省外投資者到我省舉辦養老服務機構,在國家政策允許范圍內,享有與省內養老機構同等的土地政策、稅收優惠、財政支持等待遇。同時,取消了養老機構設立許可制,改為養老機構備案制。
除了政策支持,省級每年安排1.55億元重點用于支持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服務機構,符合條件的可享受每床5000至10000元不等的一次性建設補助、每床每月最高280元的養老機構運營補助、在運營補助基礎上再上浮20%的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機構運營困難補助和每床每年114元的養老機構綜合責任保險補助等。
“十四五”期間,我省還將積極開展戰略合作,立足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引進一批實力較強的知名養老服務企業。同時,在具備向社會提供養老服務條件的公辦養老機構開展公建民營改革,鼓勵社會力量通過獨資、合資、合作、聯營、參股、租賃等方式運營養老機構,提升養老服務質量。
此外,社會力量興辦的養老機構用電、用氣、用水、用熱都將給予優惠。我省還將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條件的養老服務企業上市融資、發債,對符合條件的民辦養老服務企業發放創業擔保貸款并按規定貼息。社會力量利用商業、辦公、工業倉儲存量房屋以及社區用房等舉辦養老機構的,所使用存量房屋在符合詳細規劃且不改變用地主體的條件下,可在5年內實行繼續按土地原用途和權利類型適用過渡期政策。
期待在各項利好政策支持下,會有更多社會力量加入到養老服務產業發展中,為老年人提供專業化、規范化、多樣化的養老服務。